种禽的质量:
影响种禽质量的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:家禽品种、健康、营养、管理水平、环境和种禽利用年限。
种禽的选择:
应有计划,有目的的引进优良品种,建立父母代种禽繁殖场,定期检查各级种禽场,饲养种禽“许可证”,从持有祖代种禽场饲养许可证的单位引进种蛋或种禽。
营养与健康:特别要满足对孵化率影响较大的维生素A、维D3、维B2、维B12、维E、泛酸和钙、磷、锌、锰的供给,在生产中可用蛋鸡1号料(产蛋率80%以上的料号)补加复合添加剂,效果理想。防疫方面除了要预防新城疫、鸭瘟、鹅瘟外,还应注意预防种蛋传播的疾病,如沙门氏菌病,霉形体,鸡传染性贫血病,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疾病。
管理与环境: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勤捡蛋和勤换蛋箱垫草,以减少破蛋和保持种蛋的清洁卫生。每天捡蛋4次,夏季及冬季5-6次,尤其注意不让种蛋在宿舍过夜。种鸡所需最佳温度为13-21℃,在此范围内种鸡产蛋量高,种蛋品质也佳。春季孵化(一般指2月底至6月中旬)为主的种禽场,应确定育雏期间加强光照管理和饲养管理,使种禽在这段时间处于产蛋旺季。在冬季为了保持禽舍温度,可把鸡舍过夜。种鸡所需最佳温度为13-21℃,在此温度范围内种鸡产蛋量高,种蛋品质也佳。春季孵化(一般指2月底至6月中旬)为主的种禽场,应确定育雏期间并加强光照管理和饲养管理,使种禽在这段时间处于产蛋旺季。在冬季为了保持禽舍温度,可在把鸡舍温度控制在5℃以上的情况下加强通风换气。
利用年限:蛋用种鸡一般从25-26周龄开始选留种蛋,至72周龄淘汰(利用10个月至1年),经强制换羽,最多可利用一年半,否则往往经济效益差。
鸭:第一年繁殖率最高,第二至第三年有所下降,以后下降明显,可以利用1-2年,不超过3年。
鹅:成熟较晚,以第一至四年产蛋率高,故一般利用3-4年。
|